我们与能源密不可以分的关系
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能源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结下了不解之缘。
火的利用,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火不但改造了人类睚身,使人类头脑更聪明、体魄更强悍,而且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能源科技进步的又一里程碑,它引来了工业革命,人类结束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有人把欧洲发生的工业革命时代称之为蒸汽机时代。
进入20世纪,电子技术的应用,又使人类再一次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得几千年来人们向往的神话般的奇迹开始出现。例如,被誉为“顺风耳”和“千里眼”的电视走进了千家万记,其他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舒适方便。
核能的应用,使人类开发大自然的视野更为广阔,在科学家已经开始的开拓宇宙的新长征中,核能则为星际航行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源泉。有人已经开始设计和研究往火星的核动力火箭,打算建设以核能为动力的月球基地。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柱石,因而对它的利用和研究,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那么,什么是能源呢?顾名思义,能源就是指能量来源的意思。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物质的存在和运动与能源是分不开的。
能源在宇宙间广为存在,它是生命起源和演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能源经常以光、热、电、磁等形式表现出它的威力;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也可以以电子、光子和基本粒子形式出现;它可以是无机物、有机物,无生命体、有生命体。
能源广布于天上、地表、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洋热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都是人们所熟悉的能源。
能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如果没有必需的足够能源,人类就会失去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生命就要终止。物质生活离不开能源,精神生活也不例外。人们看电影,听广播,看电视,需要电能;即使人们看的书籍、报刊,也都需要有能源来印制。而且,人们的生活越是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能源的消费也就越多。
我国当前能源需求量已成大幅度提升趋势,国内对能源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像中国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就合作举办了能源管理硕士课程,为能源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人才,那么能源是如何分类的呢?
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它们除了太阳直接照射到地球的光和热外,常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能、水能、海洋热能和风能等,都间接地来自太阳。第二类是来自地球自身的能源,其中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着的地热能,常见的地下蒸汽、温泉、火山爆发的能量都属于地热能。另一种是地球上存在的铀、钍、锂等核燃料所蕴有的核能。第三类是太阳和月亮等星球对大海的引潮力所产生的涨潮和落潮所拥有的巨大潮汐能。
按能否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能源又分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太阳辐射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海洋热能和波浪能等都是能不断地再生和得到补充的能源,所以被称为可再生能源.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铀、杜等核燃料,都是亿万年前遗留下来的,用掉一点就少一点,无法得到补充,总有一天会枯揭的,它们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根据利用能源的形态不同,又可将能源分成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类.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而不改变它的形态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柴草、地热、风力、太阳辐射能等等都属一次能源范畴。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人为加工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例如,电能、热水、蒸汽、煤气、焦炭以及各种石油制品(诸如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还有生产中的余能和余热等也都属于二次能源范畴。
根据应用范围、技术成熟程度及经济与否,又将能源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都已得到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利用,被称为常规能源;而太阳辐射能、地热能、风能、海洋热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因它们都是开发研究中的能源,尚未得到经济开采利用,而被称为非常规能源,亦称为新能源。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大国,这是全球化趋势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所产生的能源“替代消费”效应所决定的。中国的能源产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还在对世界能源生产方面做出了贡献。中国应该大幅度提高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例,降低煤炭等低能效能源的消费比例。增加能源进口是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必然选择。
在未来100年内,煤炭不可避免地仍将是一种主要能源。中国社会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的能源管理硕士就是针对中国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的特点及未来趋势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寻求更有效的、环境可接受的途径,为能源产业释放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