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是如何在发展中前行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稳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31个,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每年招生超15万人,在校生超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占90%以上,毕业生超200万人。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增长极。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质量效益继续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新的要求。怎样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如何在兼容并蓄中立足中国本土,突出时代特色?日前,在第十届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海内外800多位学会代表分享了各自办学成功的经验,探讨解决新形势下共同面临的挑战,探索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快高水平合作办学发展的“中国路径”。
兼容中西教育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不是简单的课程对接或教师互换,而是涉及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深度融合创新,乃至衍生到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视角的碰撞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对接起来,这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文化教育中心主任王晓明经常在不同场合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让你们两所学校走到一起的?你们这里的中国毕业生,现在的状况大概是怎样的呢?他们会更适应西方还是中国的金融环境呢?
王晓明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一直致力于金融财经领域政策的研究和咨询工作,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积累。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能够深刻感受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力主培养一批实用型金融人才,他们既要全面了解国际金融前沿,还需要熟悉通达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实际,在熟练掌握金融前沿理论知识和金融操作工具的基础上,完全具备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一直倡导人文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作伙伴,能够和杜兰大学这样的杰出科研型大学开展合作,也是我们国际交往工作一大亮点。
“中外合作办学既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的新探索,又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新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认为,探索中西教育体系的兼容,需要在体制融合上下功夫,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新的办学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办学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2018年7月教育部发文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机构和项目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科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内涵式发展机制等问题,导致学生满意度低,吸引力弱,办学活动难以持续。
为规范办学秩序,教育部自2010年以来已完成对六轮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评估,清退了22个评估不合格机构和项目。这次大规模清退不合格的项目和机构,强化退出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精神,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发展,提质增效,有利于明确办学导向,依法办学,有利于保障学生和家长权益,提高社会满意度,突显了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坚决推进淘汰更新,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
在中外合作办学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你想了解某一个合作办学项目是否正规,给你指条路:可以到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查询相关项目情况。在网上陈列的应该包括两类:一类是合作办学机构,这类教学机构,一经审批,原则上可以开展各类合作办学项目,而无须逐一单独报批。另一类是合作办学项目,只要有批文就是通过审核被认可的。
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不是简单的课程对接或教师互换,而是涉及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深度融合创新,乃至衍生到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视角的碰撞交流。如何在兼容并蓄中立足中国本土,突出时代特色?
杜兰大学John Trapani教授表示在今天的美国人才市场,雇主更愿意聘用那些具务特定技能(如会计、金融和商业分析等)的员工。随着组织机构管理扁平化,中层管理岗位逐渐减少,组织希望那些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多参与到管理中,这就要求那些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在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通过高级的管理培训项目比如(MBA或EMBA)获得商业管理技能。因此,我们鼓励我们的工商管理硕士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比如学习金融、会计、商业和营销分析等专业知识。些外,杜兰大学与很多国际企业,包括能源、金融、会计等保持密切合作。事实上,学校专业的发展与企业合作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经费的支持外,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实习或工作的机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美国杜兰大学的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将汇集金融财务领域优秀管理人才,他们是振兴中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也将为学员自身职业发展提供受用一生的宝贵的人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