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与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MME读书|丹尼尔.耶金The Prize & The Command of Height
丹尼尔·耶金
The Prize
& The Command of Height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下似乎又回到了这一循环的谷底,开脑洞的时刻再次来临……
中国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MME2019级 王莹妹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消费者洞察经理
耶金的书很好看、但不易懂:如看了一出大剧,多面复杂的人物悉数登场,音容笑貌很有画面感;合上书,却抓不住一根思想脉络的主线,迷失于细节之中。
如果把作家分为“意识形态导向”和“脱意识形态”两类,耶金非常靠近光谱的右侧。我是看过《制高点》之后,才理解《奖赏》的写作意图的:他把‘石油及能源’当作扳手,串联近百年的历史,很像史学家的手法,尽量记录facts(史实),而隐去自己的opinions(判断)。读耶金的书,我借助了“熊彼特的创新周期(即50-60年的科技长周期)”作为鱼骨,串联起两本书里的庞杂史料。
当周期上行:信用扩张、资本流动、能源需求旺盛、产能扩张、协作铺展;当周期下行:信用收缩、民族民粹翻涌、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脱钩贸易保护、存量争夺。“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下似乎又回到了这一循环的谷底,开脑洞的时刻再次来临……
The Prize奖赏--周期中的黑金暗流涌动
从科技长周期的角度,石油自 “电气重化工时代” 进入视野,奔涌至今日“信息技术时代”,逐渐演化成工业血液;随着经济周期的呼吸律动,渗透进生产生活的每一根毛细血管,牵动着政治、经济生活的每一次心跳。
在成长期&繁荣期,对原油的需求量增速迅猛,处于上游的油企会吃尽周期红利;在繁荣期尾部及衰退期,大量中小油企,缺乏技术壁垒或成本护城河,在下行中面临产能出清,头部油企的利润集中度反而不断提升,赚得盆满钵满;进展到衰退期及萧条期,存量争夺愈演愈烈,相关利益方(e.g. 居民部门、产油国、消费国等)往往要求上游获利者吐出既得利益,油价的波动率大幅走高;孕育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层次变革。
The Prize奖赏
周期中的黑金暗流涌动
1. [第三波“电气&重化工”的繁荣期1892-1913] 1911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将标准石油公司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其中三家--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外加来自欧洲的英荷壳牌和英国石油,及美国的德士古和海湾石油公司,出落成“石油七姊妹”,成为垄断石油市场的跨国公司。
耶金:“在美孚公司的批评者眼里,它是一个强大、狡猾、残酷、顽固、无所不在而又神秘莫测的企业;除了一小撮儿傲慢的董事外,它对谁都不负责;它无情地试图摧毁挡住去路的任何东西。这种观点是整个时代的组成部分。这些托拉斯就像巨大而令人恐惧的恶龙一样,在整个国家任意游荡,而最凶残、最可怕的一条恶龙就是美孚公司。”
2.[第四波“汽车&计算机技术”的繁荣期1948-1966:美国经历了经济增速的巅峰时期,贫富差距缩小]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石油生产国、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的存量争夺,如何切分“石油租”这块蛋糕成为各方争抢的焦点;直到1960年OPEC塑形,将产油国的油气资源国有化,瓦解了“七姐妹”对于世界石油生产和定价的垄断,获得对价格更大的控制权。
耶金:“石油生产国来说,这场斗争直接关系到主权、国家建设,以及对“外国佬”的强烈民族反感。人们认为“外国佬”进行剥削,抑制发展,妨碍社会繁荣,腐蚀政府官员,蛮横无理,自高自大, 言谈举止都以“主人”自居——完全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石油公司感觉被贪得无厌、不讲信用的当地政权所欺骗,它们并不认为自 己在进行剥削,反而发出“我们正在遭到抢劫”的哀鸣。
3. [第四波“汽车&计算机技术”的萧条期1973-1982:全球滞涨,美/英供给侧改革]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亲美派国王巴列维下台,爆发两伊战争和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也使美国锚定“能源独立”的国家战略目标、社科院与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
耶金:“石油禁运对于美国、欧洲、日本人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这个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国际秩序维护者现在已退居守势,受几个小国的摆布。国际体制解体了吗?西方世界的衰落是否?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开始担心价格越涨越高,日子不好过,他们的生活方式遭到破坏,害怕一个时代的末日即将到来。”
4. [第五波“信息技术”的萧条期2015-?:全球收益率触底,通缩,中国供给侧改革] 2014-2016年美国页岩油端的产能不断扩大,OPEC增产发起价格战,试探页岩油弹性,绞杀市场份额;结果美国页岩油的韧性十足,沙特败下阵来,让出市场份额;美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源独立。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不断蔓延之际,沙特和俄罗斯再次掀起价格战,目标直指被页岩油蚕食的市场份额。
The Command of Height
制高点--周期中的“经济学思潮”
《制高点》阐述的自大萧条以来的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对于“石油化工/钢铁/铁路/电力等工业上游的制高点”,凯恩斯主义和自由市场主义交替登场、态度大相径庭。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即一国的国力基于贸易顺差所能获得的财富,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与事实不符,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转变为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在二战之后被更多的国家采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需求不足,不应把年度财政收支平衡作为基本原则,只要能够增加就业和国民所得,国家可以用发行公债,实行赤字财政的办法刺激需求,增加政府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收入两级分化,会降低消费倾向。他主张用收入再分配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即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用累进税的办法集中于国家手中,再通过政府转移支出的办法分配给穷人。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国家陷入滞胀,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和政策失灵,受到挑战。大约在1980年,即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相继执政后,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起主导作用。新自由主义经济:三化--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三否定--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
自由化政策促进市场机制的效应是双重的:在经济领域,市场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政治领域则能促进民主的社会关系;在市场上我们只有卖家和买家,这就排除了所有的等级关系。这就是市场机制的进展成为民主政治最有力的武器的理由所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周期的掉头向下,市场机制开始不断暴露它自身的缺陷: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失业、贫富两级分化、环境污染&恶化、种族&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解体等。
随着经济周期的律动,开脑洞的时刻再次来临……
编辑:中国社科院与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MME项目
文字:中国社科院与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MME2019级王莹妹
来源:社科院大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