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打造金融领域尖端人才

时间:2021-11-03     点击:   【打印此页】  【关闭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靠人才。科技发展,国家进步,世界变化日新月异,靠的还是人才。而人才和教育息息相关,一定要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尖端的人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的出现将培养大批的金融领域尖端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MFIN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于2012年6月正式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引进国外高校研究生学位制度,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可以使我们全面利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最先进的培养模式,最权威的实用教材,深入了解国际金融业发展现状、学术前沿及变化趋势,全面掌握当前国际金融运行中的基本规则和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金融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

作为社科院研究生院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项目的推动人胡滨深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注重知识体系的中式教育方法亦有其适合国情的价值。况且作为中国综合影响力最大的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接地气”,接近并能影响中国决策层的决策,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走向,这是其他高校所不能比拟的。既然社科院要做联合办学,一定是和国际一流的大学强强联手。
通过市场调查胡滨和同事发现,中国高校和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项目虽多,但有一个特点:中方学校往往是一流大学,而外方学校不是。因为如哈佛、耶鲁、剑桥这样的国际一流大学并不愁生源,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在中国推广。杜兰大学虽然在中国不算太知名,但其金融管理硕士专业在全美排名前三,培养出的学生得到过各国际知名机构和公司的认可,在专才教育胜过通用教育、讲究教育实用性和性价比的今天,和
杜兰大学在金融管理硕士领域的合作无疑是上佳的选择。

将两校的优势在同一个课程中兼容并蓄,是胡滨接收这个项目后首要解决的问题,从2012年得到国家对联合办学的批准到2013年正式招生,社科院研究生院前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和杜兰大学商议课程设置。胡滨选取了六七位金融教学专家组成团队,杜兰大学也派出了同等规模的专家团队,商议这个硕士培养项目的课程构成。两边的团队都为己方所能提供的课程撰写了极为详尽的英文说明,然后双方各自拿给更多的同事征求意见,同时修改对方的课程方案,然后双方再碰。最终定下了12门专业必修课程,双方各承担一半的教学任务。,强调市场运作的基础,以及最先进的金融理论,量化模型和行业实践。MFIN项目开班多年,拥有了良好的声誉、世界知名的师资团队、创新的实践学习经验、以及被广泛认可的金融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
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学制为1年半,分为4个学期,包括中、英文必修课程各6门。
第一学期:金融机构与市场、公司金融、计量经济学
第二学期:金融监管与法律、国际金融、Investment&Asset Pricing
第三学期:Valuation、Options&Other Derivatives、Fixed Income Analysis
第四学期:Risk Management、Portfolio Management、金融管理案例讨论

社科院与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开班多年,拥有了良好的声誉、世界知名的师资团队、创新的实践学习经验、以及被广泛认可的金融学位。今天我们来听听社科院杜兰MFIN校友有什么样的感悟?

李孟尧:美国式的教育思维更多是鼓励学生发掘规律,培养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而杜兰大学的教授们授课给予了我们足够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利用高效、合理的计算方式理性的得出最优的结果。这过程中对于秩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学会如何理性的思考,高效的运作,更好的人士并利用这些客观规律才是整个项目带给我的最大收获。这期间中美双方授课老师们言传身教的除了知识之外,他们自身的自律、公正、谦和、勤奋等优秀的品质无不影响着所有的人,同时如此高端的平台,所带来的人脉、机会、以及更广阔的视野都是年轻人发展自己的最大助力。

黄薇: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被缩短到以分秒计,现在的岗位在不久的将来有一大半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职场中人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我庆幸,当初突破自己的舒适圈选择了MFIN,让我有机会再次回到校园暂时远离尘嚣,用前瞻的眼光、国际化的思维、科学的分析方法、从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全方位构建自己的金融知识体系。百战归来再读书,此刻我可以信心满满地说“学习是一种终身的习惯和能力,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合适的”!

王煜:不同于大学选择专业时的懵懂,在多年工作之后选择再次回炉学习,我更加明确自己选择报读
社科大与杜兰大学合作举办金融管理硕士项目(MFIN)的动机。我期待能在一个纯净的学习环境中,从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者身上汲取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观点,和具备不同视角的优秀人才一起碰撞思维火花,也更希望这段学习经历能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体现切实得价值。虽然MFIN项目的学习经历才刚过半,但短短几门课程已经让我对于自己选择MFIN项目感到十分庆幸。
来自社科院的老师们让我惊艳的不仅是深厚的理论和实务经验,更是严谨的智库学者的态度,课堂上所讨论的每个案例都是针对金融领域热点的现实案例,并且对于每个问题的讲授都是用于指导实践为落脚点,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从金融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魅力。对于工具性较强的美方课程,老师们手把手地将在我看来十分复杂的金融产品相关理论和实操一步步输入到我这个文科生的思维里。除老师的悉心讲授之外,拥有不同工作及专业背景的同学们和求知欲也让我从每次的小组讨论中收获新的启发和思路。
在多年的专业训练后,我深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单一。在法律风险识别和规避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对商业世界的逻辑时,我逐渐习惯性认为这些不再属于自己需要研究和思考的范围,给自己打造了一个边界清晰和牢固的舒适区。MFIN项目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激励,使得我在获得踏入另外一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更加深入去尝试钻研的勇气。此时再回顾自己经手的一个一个熟悉的案例,似乎又多了一层理解和感悟。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时常回想起当年法学院的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强调,我们通过专业学习后要具备“法律人思维”,也许在金融、资本已经渗透到社会运行每个角落的阶段,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思维”,这种思维角度的丰富对于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林维勇:MFIN项目的课程中西结合,内容掩映,中教课以金融理论挈领开启课程,外教课以实务操作融汇金融知识,前有金融产品理念铺垫,后继以投资组合模拟构建。筑基课程有如《公司金融》,能以微观切入、以基础理论为蓝本,全面温习金融知识;进阶课程有如《金融机构与市场》,层层递进,以金融工具为教学主线,贯穿梳理金融体系;实务课程有如《金融管理案例分析》,汇集业界精英,深入解读金融热点;行业规范有如《金融监管与法律》,为从业者指点迷津,明察疏漏,树立规范,自律律他;辅助课程有如《计量经济学》,缜密推演,精妙建模,为金融分析提供数学工具……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社科院与杜兰大学
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发展至今已有10年,成功举办9期,累计培养毕业生300多人,为国家金融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上一篇:中国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MME项目涵盖了多少能源知识,一起看看吧!

下一篇:追求最潮流的、最有发展前景的金融专业,可以来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