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杜兰大学能源管理硕士|陈卫东导师:中国有望成为亚太能源市场枢纽
陈卫东 高级经济师
石油行业资深专家,曾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达沃斯经济论坛议程理事会理事。陈卫东先生在石油地球物理/地质勘探、石油企业管理、石油企业战略规划设计执行、国有石油企业重组上市、资本市场筹融资和媒体公关、油田服务企业跨国并购等方面有丰富的运作和管理经验。
中国应抓装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国际能源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能源输送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中国与俄罗斯、中亚西亚地区经济、能源、社会融合发展。
中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落地的能源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中国有机会成为亚太能源枢纽。
6月1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下称《报告》),提出这一构想。在同期举行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参与《报告》编写的中海油研究总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也作出上述表示。
陈卫东认为,中国正在持续建设的西南、西北、东北以及海上的油气通道形成交汇,伴随着全球能源市场重心从生产向消费的转型,有机会凭借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亚太地区的能源交易、运输的中心。
报告》针对亚太能源市场一体化提出三大建议,分别对应陆上丝绸之路的中亚和中巴经济走廊、东北地区中俄管道的东北亚、东南亚国家。
能源通道网络已成型
2014年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价格全年下跌近50%。在美元强势、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石油供给稳定的背景下,石油价格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低油价不仅会引起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还将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社科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说,中国应抓装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国际能源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能源输送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中国与俄罗斯、中亚西亚地区经济、能源、社会融合发展。
《报告》总结中国管网建设的进度,认为目前中国东南西北的油气管道已经基本成型。具体包括东北方向的中俄管道,西北方向的中亚管道以及在谈判中的中俄西部管道,西南方向的中缅管道,东南方向海上油气进口通道。
《报告》提到,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是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阿塞拜疆,也包括巴基斯坦、伊朗、中东、西亚地区。需要快速完善这一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建设俄罗斯西线天然气入境管线、跨越里海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油气管线和阿塞拜疆向西通往地中海的油气管线,实现里海两岸能源基础网络的互联,打通向东和向西两个方向的能源输送通道。
此外,中亚地区的电力网络也需逐步实现互联,通过大电网来改善能源安全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应推动中国能源企业参与能源资源开发与管道工程建设,以市朝为导向,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
海上通道带动能源经济带
在能源通道中,海上通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黄晓勇解释说,能源进口尤其是LNG(液化天然气)进口需要配套建设专用港口终端等设施,还需要配套从港口终端到周边消费市场的主干网和城市管网,以及通往内地市场的管网工程,这有助于带动产业链发展并形成能源经济带。
《报告》认为,东部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融合和协调发展,推动中国与亚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首先可以和东南亚国家加强电力建设,油气市场协同融合。
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华南与西南地区紧密相连,可能最先形成一体化能源市常黄晓勇分析,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油气资源丰富,但单个地区的能源体系都比较薄弱,如果能以中国华南地区为龙头,辅以上述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将会大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可以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度金融、产业合作并重,建设覆盖东亚地区的能源期货交易市场,推动区域能源共同市场的形成。